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网上有关“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mp3:

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分别对应“*.mp1"/“*.mp2”/“*.mp3”这3种声音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用*.mp3格式来储存,一般只有*.wav文件的1/10,而音质要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声音文件。由于其文件尺寸小,音质好;所以在它问世之初还没有什么别的音频格式可以与之匹敌,因而为*.mp3格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直到现在,这种格式还是风靡一时,作为主流音频格式的地位难以被撼动。但是树大招风,MP3音乐的版权问题也一直是找不到办法解决,因为MP3没有版权保护技术,说白了也就是谁都可以用。

MP3格式压缩音乐的采样频率有很多种,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样频率节省空间,也可以用320Kbps的标准达到极高的音质。我们用装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 MP3编码器(现在效果最好的编码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频率下编码一首3分钟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样频率)技术可以以固定的频率采样一首歌曲,而VBR(可变采样频率)则可以在音乐“忙”的时候加大采样的频率获取更高的音质,不过产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无法播放。我们把VBR的级别设定成为与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质基本一样,生成的VBR MP3文件为2.9MB

midi:

经常玩音乐的人应该常听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这个词,MIDI允许数字合成器和其他设备交换数据。MID文件格式由MIDI继承而来。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乐器作品,流行歌曲的业余表演,游戏音轨以及电子贺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赖声卡的档次。*.mid格式的最大用处是在电脑作曲领域。*.mid文件可以用作曲软件写出,也可以通过声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乐曲输入电脑里,制成*.mid文件

WAV:

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 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采样频率,速率88K/秒,16位量化位数,看到了吧,WAV格式的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也是目前PC机上广为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都“认识”WAV格式。

amr:

Amr是Adaptive Multi-Rate(audio Codec)的简写。属于音频文件(即音效文件),来源CD、MP3等,它类似于MP3,但比MP3采用的压缩比更大。目前AMR格式出现比较多的是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系统中的一些手机。

AMR铃声格式也是彩信通用文件格式之一,既可以用来制作音乐文件,还常常被采用AMR文件来制作一些音效类的作品,像搞笑的人声啊、动物的声音啊等等,在彰显个性上,AMR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AMR文件的容量很小,每秒钟的AMR音频大小可控制在1K左右,因此即便是长达1分钟的音频文件,所以AMR还被广泛应用为手机的录音文件格式。

AMR(Adaptibve Multi-Rate):nokia为WB-AMR格式(AWB)的铃声所作的商业命名,以被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选定为GSM和3G WCDMA应用的宽带语言编解标准。AMR由欧洲通信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音标准。MMS也采用这一格式作为声音标准。支持机型:阿尔卡特OT756、西门子CX65等。 和ADPCM一样,AMR并不是专门的手机铃声格式,它是被各大手机厂商广泛认可的一种保存手机录音的格式。由于AMR文件的容量很小——每秒钟的AMR音频大小可控制在1K左右,因此即便是长达1分钟的音频文件,也能符合中国移动现行的彩信不超过50K的技术规范,所以AMR也是实现在彩信中加载人声的惟一格式。 然而同样是因为“个头”小,AMR格式的歌曲音质可想而知,经笔者实际操作,阿尔卡特OT756和西门子CX65均可自录铃声并保存为AMR格式的音频文件,但相比OT756所支持的MP3铃声或CX65所支持的WAV铃声,AMR铃声的音量、清晰度、层次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过作为人声铃声,AMR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制作的便利性——打开录音功能,随手录下的声音均能作为来电铃声,岂不快哉。 由于是彩信通用的音频文件,大部分支持录音功能的彩信手机均可录制和播放AMR铃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能录、能放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设为来电铃声。 以松下G60、三星X608和索尼爱立信Z608为例,这三款手机均能录制AMR,播放出来的效果也不错,可这只是其录音功能的一部分,而不属于铃声的范畴,因此它们均不支持以AMR作为来电铃声。

MPEG4和MP4有什么差别?哪个功能更强?

一、如果你下载的歌曲全是MP3格式的,那么播放是没有问题的,假如你下载了WAV格式或者别的音频格式,那么可能是播放器不支持的原因。

二、如果是MP3格式,那问题可能主要差在MP3文件的比特率,比特率高的在车上就可能不扶持,建议下载时先低比特率的MP3,在歌曲的属性里面,对比一下。

解决办法:把歌曲全部转换一下,参数:位速128kbps,采样频率44.1KHz,转换完成后肯定可以播放了。

音频格式即音乐格式。音频格式是指要在计算机内播放或是处理音频文件,是对声音文件进行数、模转换的过程。音频格式最大带宽是20KHZ,速率介于40~50KHZ之间,采用线性脉冲编码调制PCM,每一量化步长都具有相等的长度。

MP3格式压缩音乐的采样频率有很多种,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样频率节省空间,也可以用320Kbps的标准达到极高的音质。用装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 MP3编码器(现在效果最好的编码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频率下编码一首3分钟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样频率)技术可以以固定的频率采样一首歌曲,而VBR(可变采样频率)则可以在音乐“忙”的时候加大采样的频率获取更高的音质,不过产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无法播放。把VBR的级别设定成为与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质基本一样,生成的VBR MP3文件为2.9MB。

安卓开发音频mic口怎么接收20khz的波形

MPEG-4于1998年公布,和MPEG-2所针对的不同,MPEG-4追求的不是高品质而是高压缩率以及适用于网络的交互能力。MPEG-4提供压缩率非常惊人,以VCD画质为标准,MPEG-4可以把120分钟的多媒体流压缩至300M。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Video Phone),视像电子邮件(Video 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 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ec之间,分辨率为176X144。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

优点

(1) 基于内容的交互性

MPEG-4提供了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数据访问工具,如索引、超级链接、上传、下载、删除等。利用这些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从多媒体数据库中有选择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与对象有关的内容,并提供了内容的操作和位流编辑功能,可应用于交互式家庭购物,淡入淡出的数字化效果等。MPEG-4提供了高效的自然或合成的多媒体数据编码方法。它可以把自然场景或对象组合起来成为合成的多媒体数据。

(2)高效的压缩性

MPEG-4基于更高的编码效率。同已有的或即将形成的其它标准相比,在相同的比特率下,它基于更高的视觉听觉质量,这就使得在低带宽的信道上传送视频、音频成为可能。同时MPEG-4还能对同时发生的数据流进行编码。一个场景的多视角或多声道数据流可以高效、同步地合成为最终数据流。这可用于虚拟三维游戏、三维**、飞行仿真练习等。

(3)通用的访问性

MPEG-4提供了易出错环境的鲁棒性,来保证其在许多无线和有线网络以及存储介质中的应用,此外,MPEG-4还支持基于内容的的可分级性,即把内容、质量、复杂性分成许多小块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支持具有不同带宽,不同存储容量的传输信道和接收端。

这些特点无疑会加速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从中受益的应用领域有:因特网多媒体应用;广播电视;交互式视频游戏;实时可视通信;交互式存储媒体应用;演播室技术及电视后期制作;采用面部动画技术的虚拟会议;多媒体邮件;移动通信条件下的多媒体应用;远程视频监控;通过ATM网络等进行的远程数据库业务等。

MP4最初是一种,音频格式,和MPEG-4没有关系,就像MP3和MPEG-3没有关系一样。而MP4从技术层面讲,MP4使用的是MPEG-2 AAC技术,也就是简称为A2B或AAC的技术。它的特点是音质更加完美而压缩比更大(15:1-20:1)。MPEG-2 AAC在采样频率为8~96KHz时可提供1~48个声道可选范围的高质量音频编码。AAC就是Advanced Audio Coding(先进音频编码)的缩写,它适用于从比特率为8kbps单声道的电话语音音质到160kbps多声道超高质量音频信号范围内的编码,并且允许对多媒体进行编码/解码。它增加了诸如对立体声的完美再现、比特流效果音扫描、多媒体控制、降噪等MP3没有的特性,使得在音频压缩后仍能完美的再现CD的音质。

A2B技术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AT&T的音频压缩技术专利,它可以将AAC压缩比提高到20:1而不损失音质;第二,安全数据库,它可以为你的A2B音乐文件创建一个特定的密钥,并将此密钥置于其数据库中,只有A2B的播放器才能播放含有这种密钥的音乐;第三,协议认证,这个认证包含了复制许可、允许复制副本数量、歌曲总时间、歌曲可以播放时间以及经营销售许可等。

MP4格式(也叫MPEG-4)是MPEG格式的一种,是活动图象的一种压缩方式。通过这种压缩,可以使用较小的文件提供较高的图象质量,是目前最流行(尤其在网络中)的视频文件格式之一。这种格式的好处是它不仅可覆盖低频带,也向高频带发展。目前MP4最流行的压缩方式为DivX和Xvid。

DivX是一种将影片的音频由MP3来压缩、视频由MPEG-4技术来压缩的数字多媒体压缩格式。DivX由DivXNetworks公司开发的,

说到DivX,我们就不能不说MPEG,MPEG是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这个专家组始建于1988年,专门负责为CD建立视频和音频标准,它包括了MPEG-1,MPEG-2和MPEG-4。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它被广泛的应用在VCD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可以VCD都是用MPEG1格式压缩的。

XviD是基于OpenDivX而编写的。Xvid支持多种编码模式,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MPEG-4视频编解码器。量化(Quantization)方式和范围控,运动侦测(Motion Search)和曲线平衡分配(Curve)等众多编码技术,对用户来说功能十分强大。对现今市场而言Xvid的竞争对手是DivX。但Xvid是开放源代码的,而DivX则只是免费形式的。

安卓开发音频mic口接收20khz的波形的方法?

一、手机音频通信的特点

1、 通用性强: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手机的对外通信接口多种多样,而其中以3.5mm的音频接口通用新最强,基本所有的手机、平板电脑都会有这个接口,所以在一些要求通用性的设备上,音频接口登上了舞台。

2、 速率低:由于手机音频部分的采样频率一般为44.1KHZ(部分国产山寨为8KHZ),这极大的限制了音频通讯的速率。我们都知道44.1KHZ的采样频率,那么最高的信号频率只能为20KHZ左右,而信号周期也不可能只有2个采样点,通常要到10个以上,这样层层下来通讯速率可想而知。

3、 小信号:音频通信的信号都是毫伏级的,各个手机厂商略有不同,但通常最大不超过200mv,通常我们通信使用的信号强度也就100mv左右,这导致信号比较容易受干扰,且在开发阶段对工具有着种种限制。

二、 手机音频通信分类

1、 无线方式:

a) 无线方式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容我慢慢道来。我们都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KHZ,而手机通信的信号频率最高也就20KHZ,所以无线通信方式是可行的。因为虽然人耳的极限听力能到20KHZ,但普通人一般在19KHZ以上时基本就听不到了,所以如果信号的强度比较弱,且控制在19KHZ到20KHZ之间,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之当做是“超声波”来看待了。

b) 其实在此提到手机音频通信的无线方式,算是给大家一种产品开发思路吧。它的通讯半径在10M左右,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试试。(其实已经有这方面的产品了)

2、 有线方式:

a) 有线方式分为单向(设备→手机)和双向两种,单向的限制少,开发难度也小一些,但实际应用时会受限制。而双向通信限制多,开发难度也大一些,但实际应用时更方便些。

b) 设备→手机:曼彻斯特编码;FSK;DTMF;自定义正弦波

c) 手机→设备:由于手机输出的音频信号很小,无法直接使用,要么用运放发大到合适的范围,要么用电压比较器转换成TTL方波。

三、手机音频通信硬件通信方式分类:手机音频通信的硬件通信方式大体可分为方波和正弦波两种。

1、 方波:方波通常使用的是曼彻斯特编码方式(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自己去查),它的好处是可以用单片机直接输出方波,经过衰减后即可使用,方便简单。缺点是兼容性不好,因为手机音频部分有这样一个特性,它只识别变化的电平信号,当麦克输入的信号长时间保持在某一非零电平时,手机会将其视为零,而强行拉回零电位。这就是采用方波通讯方式的兼容性不好的最大原因了,并且方波也容易受干扰。

2、 正弦波:正弦波不会出现上面所说的方波的问题,故正弦波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更好一些。通常采用方案有FSK、DTMF、信号发生器、或方波转正弦波等。(后面会对以上方案逐一分析)

3、 通信信道分析

a) 我们知道音频接口有4根线,MIC、地、左、右声道。设备→手机用MIC,手机→设备用地、左、右声道中的任意一个。这里说一下,实际产品中,有一些厂家会更换地线,即将原本左、有声道中的一根改为地线来用,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因为音频通信的信号时交流信号,而地其实也是悬浮地,即便地线换了,最终的波形还是一样的,因为最终手机解析信号时需要的是频率和幅值。这样还剩下一个声道,通常被用来帮助设备进行上电识别,因为音频通信的设备通常都是电池供电的。

b) 另外还要在MIC和地之间并联一个4.99K的电阻,因为手机是通过检测MIC和地之间的阻抗是否为4.99K(也有其他阻值的)来判断是否有设备(耳机)插入,这一点要谨记。

四、各个通信方案对比分析

1、 设备→手机:

a) 曼彻斯特编码:在诸多通信方式中,曼彻斯特编码是最灵活简便的一种方法,编码信号可由单片机直接产生,经衰减电路衰减后便可直接使用。注意事项: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的生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PWM生成,一种是用定时器中断翻转IO,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定时器中断方式。因为我们知道曼彻斯特编码中有宽沿河窄沿之分,且宽沿和窄沿可能会灵活变化,而用PWM方式不容易精确控制宽沿、窄沿输出的变化,而定时器中断方式则非常灵活且容易控制。(后面会送上我自己写的曼彻斯特编码、解码函数)

b) FSK、DTMF方式:FSK和DTMF两种方式大同小异,使用时通常都是用集成的芯片来生成的,而这些芯片通常都是遵守固定的通信协议的的要求(FSK为Bell202或V.23协议,DTMF记不清名字了)。这两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采用正弦波通信、稳定性好且使用简便。但由于固定通信协议的限制导致通信速率、比特率也受到限制而缺乏灵活性。在这里跟他家推荐一款英国的通信芯片CMX系列,这个系列的芯片融合的FSK、DTMF的编码、解码,还是很不错的,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相关手册在附件里)

c) 信号发生器、锁相环方式:这种方式用信号发生器或者锁相环来产生方波或正玄波,由单片机来控制波形的输出,也可以实现音频通信,且十分灵活。但缺点是电路较复杂,且不同频率信号之间衔接不好掌握,用不好反而是麻烦。(相关手册在附件里)

d) 在这里送上一种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案:就是曼彻斯特编码加低通滤波器,由单片机输出曼彻斯特编码,再经由低通滤波器将方波滤成正弦波后输出。既解决了FSK、DTMF灵活性的问题,又解决了曼彻斯特编码方波稳定性、通用性的问题。在低通滤波器方面我个人采用的是“集成低通开关电容滤波器”,它成本虽然高一些,但好处也是明显的,电路简单,使用方便,且占用的空间亦很小。(相关手册在附件里)

2、 手机→设备:

a) 放大电路方式:将手机输出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合适的幅值,然后有锁相环或者结成FSK、DTMF芯片进行解析。该中方式难度最大,需要非常强的模拟电路功底,我个人水平有限,故采用的另一种方式。

b) 电压比较器方式:将手机输出的交流信号经电路强行拉到Vcc/2级别,然后加到电压比较器一端,另一段接比较电压Vcc/2,这样交流信号即被转化为TTL方波信号,此时再进行解析就变得很简单了。

五、研发注意事项(通讯方案分析部分由于过长,放到最后来讲)

1、 一个好手机录音软件是必须的,最好能在手机上直接看到波形的。

2、 建议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开发,而非台式机。因为音频信号很小,容易受干扰,而台式机干扰较大,笔记本还有一个好处是必要时可将外接电源拔掉,用电池供电。

3、 一个好录音笔必不可少,有时需要得到纯净的音频信号,方便更加准确的分析。

4、 做一个转接板,一边接音频母座,一边接音频公头,将MIC、地、左、右声道4跟线用排阵引出,方便录音。

5、 做一个信号衰减电路,可将设备电路产生的信号衰减至音频接口能承受的范围内。前期调试时,我们可以用该电路将信号录进电脑进行信号分析。(推荐一个电脑音频信号分析软件:Goldwave)

6、 录音用的音频线切记不要太长,不然会给你带来不少麻烦。最好自己做,用音频裸头、杜邦线、排阵即可制作,方便好用。

曼彻斯特编码的编码解码函数如下:

/**********************************************************************

注释:编码函数都是采用定时器中断的形式,以曼彻斯特编码的窄沿作为定时器周期。

发送的数据包括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3个停止位。

***********************************************************************/

static void VIC_VECT_Fucton_00(void)//发送编码数据中断函数

{

TIMER0IS =0x0;

if((send_time%2==0) && (send_start==1))

{

switch(FSK_txState)

{

case STARTBIT:

if((GPIODATA&0x00000002)==0x00000000)//如果检测到数据发送管脚为零

send_time++;

else

{

currentSym=0;

FSK_txState = BYTE;

}

break;

case BYTE:

if(txBit < 8)

{

currentSym = (send_byte >> txBit) & 0x01;

txBit++;

txParity += currentSym; //奇偶校验位

}

else if (txBit == 8)

{

currentSym = txParity & 0x01; //发送奇偶校验位

txBit++;

}

else if(txBit>8 && txBit<12)

{

// next bit is the stop bit

currentSym = 1; //发送停止位

txBit++;

}

else if(txBit == 12)

FSK_txState = STOPBIT;

break;

case STOPBIT :

txBit=0;

FSK_txState=IDLE;

send_start=0;

txParity=0;

send_byte=0;

break;

}

if(lastSym!=currentSym)

{

timer1_num++;

lastSym=currentSym;

}

}

if(timer1_num%2==0)

GPIODATA&=0xFFFFFFFD;//输出管脚复位

else

GPIODATA|=0x00000002;//输出管脚置位

timer1_num++;//用来控制IO口的电平翻转

send_time++;//用来控制发送的字节的每一位

Delay++;//Delay就是延时函数

}

/**********************************************************************

注释:解码函数采用外部IO中断形式(上升沿或下降沿中断,即电平电平跳变中断),

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时钟,每次产生中断时便从定时器见时间值取出,并和上一次的

记录做差求出时间间隔,以此来判断当前为宽沿还是窄沿。

***********************************************************************/

static void VIC_VECT_Fucton_04(void)//接受解码数据中断函数

{

GPIOIC|=0x00000001;//清楚上一次中断内容

RX_time=TIMER1VALUE;

if(RX_lasttime>=RX_time)

RX_diff=RX_lasttime-RX_time; //lasttime初始值为0

else

RX_diff=65535-RX_time+RX_lasttime;

RX_lasttime=RX_time;

switch(RX_state) //启动代码时state已经被配置为STARTBIT

{

case STARTBIT_FALL:

if ((SHORTINTERVAL<RX_diff) && (RX_diff<LONGINTERVAL))

{

if(RX_ones<5) //ones初始值为0

{

RX_ones = 0;

}

else

{

RX_state = DECODE; //将状态配置为解码

}

}

else if(RX_diff < SHORTINTERVAL)

RX_ones++;

else

RX_ones=0;

break;

case DECODE:

/**************通过间隔长短来判定数据**************/

if ((SHORTINTERVAL<RX_diff) && (RX_diff<LONGINTERVAL))// 若间距在范围内则当前数据位值和前一个相反

{

currentbit=(currentbit+1)&0x01;

RX_times+=2;

}

else if( RX_diff < SHORTINTERVAL)

{

currentbit=currentbit;

RX_times++;

}

else

RX_state = DATAINIT;

/****************接受数据位,从低位接起****************/

if(RX_times%2==0)

{

if(RX_bitcounter<8)

{

if (currentbit==1)

{

uartByteRx = (uartByteRx >> 1) + (1<<7);

rxParity++; //奇偶校验位

RX_bitcounter++; //接受数据位数

}

else

{

uartByteRx = (uartByteRx >> 1);

RX_bitcounter++;

}

}

else

{

rxParity&=0x01; //进行奇偶校验

if(rxParity==currentbit)

{

RX_bitcounter++;

RX_finish=1;

RX_state=DATAINIT;

}

else

RX_state=DATAINIT; //若奇偶校验错误则,重新检测

}

}

break;

case DATAINIT : //初始化参数状态

RX_bitcounter=0;

RX_ones=0;

rxParity=0;

currentbit=0;

RX_state=STARTBIT_FALL;

RX_times=0;

break;

default:

break;

}

}

关于“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匡峻豪]投稿,不代表世相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xgwz.com/sx/54.html

(7)
匡峻豪的头像匡峻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匡峻豪的头像
    匡峻豪 2025年09月17日

    我是世相号的签约作者“匡峻豪”

  • 匡峻豪
    匡峻豪 2025年09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

  • 匡峻豪
    用户091702 2025年09月17日

    文章不错《mp3 amr midi wav这几个音乐格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内容很有帮助